20
- 彈琴第一步:坐姿要舒適。勉強扭曲自己,會嘗到苦頭。
- 注意聽音色,在過程中修正動作。否則只是原地踏步,彈再久也是無效練習。
- 琵琶會亂滑亂動,永遠不會乖乖坐在你的大腿上。想用蠻力扣住琴,手和背部會非常痠痛。允許琴自在的玩耍,練習在過程中用巧力動態平衡。
- 每根指頭都是獨立個體。即使五根指頭同時彈奏,也不能「含糊大概就好」。想法不清晰,動作不明確,都會反映在音色上。一根指頭毀掉全隊。
- 小指無力,就訓練小指變強,不要依賴其他指頭幫忙支撐,否則會代償--小指依舊虛弱,其他指頭也會為了照顧它而被卡死。(我獨自升級?)
- 不是越用力越好,而是要彈對力道、抓對觸弦的角度。兩者的音色天差地別。
- 找到施力的槓桿。什麼時候用指關節發力?什麼時候要加入手腕的力道帶動,才能彈出需要的音色?
- 記得呼吸。摒住氣拼命彈,只會得到一台很快就沒力的暴力推土機。很像燃燒殆盡的社畜。
- 做出大幅度的手部動作很容易,而維持最小幅度與最節省的力道,很難。
- 彈琴不是趕火車,急不得。好好等這拍的尾音響完了,再按下一個音。
- 每個人五根手指的長度都不同,按弦雖然有既定方式,卻沒有一種最標準正確的按法。你不一定是錯的,你只是和別人不同。
- 琴很誠實。你遲疑,節拍就亂套;你疲累,音色就無力;你煩躁,琴就和你對著幹。你內在沒有某樣東西,你就彈不出那個狀態。
- 琴很無情。你持續練習,就會有穩定的手感和一點點進步;一旦中斷一陣子,功力直接退回西元前。
- 琴逼你面對心魔。「我今天要練嗎?明天可以放棄嗎?為什麼要練?要投入多少時間精力?我想練到什麼程度?我能練成嗎?」
- 比起難聽的音色,更難聽的是內心自我批判的聲音。
- 和夥伴合奏,比一個人悶頭獨奏還要悅耳。(即使彈琴技術同樣很菜)
- 彈琴是為了什麼?我也不知道。但我越彈它,它越能帶給我一些答案與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