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凡的心靈沙發
回到內在之家
  • 首頁
  • 生活拾感
  • 閱聽筆記
  • 創作&愛好
    • 繪畫
    • 琵琶
    • AI創作歌曲
  • 靈性世界
    • 阿卡西記錄教我的事
  • 關於我
分類:

創作&愛好

〈我內心的自畫像〉

by admin 2025-10-18

小時候,當我發現畫畫這件事,在大人或社會的眼中似乎是個沒有價值的行為,漸漸地就不再提筆了。我轉而去追求考個好成績、追求優秀的工作表現,學習那些為了被社會肯定而學習的技能。如今,想要重新恢復畫畫的能力,其實會有點害怕。

我怎麼知道我要畫什麼?

如果我畫不好,會不會討厭自己?

會不會畫下去之後,才發現一切都是我的妄想,我根本就沒有才能?

既然大腦無法協助我,索性就放下那些控制與焦慮,深呼吸吧!把一切都交給宇宙、相信身體的流動。我唯一能負責的工作,只有把新買的畫架打開,準備好顏料和畫筆,坐到桌前開始畫,如此而已。

想不到可以畫什麼,於是在冥想靜坐後,和自己的心說:我想畫一張「內心的自畫像」,請協助我完成她。(我不抱期待地想,畫自己多多少少會有點感覺吧?)

我不懂配色與光影的學問,只是根據當下的直覺,把有感覺的顏料通通都擠在調色盤上,選一個當下覺得最適合當背景的綠色,塗滿畫紙。

其實我根本不知道這些顏色要用在哪裡。

每一次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該如何下筆的時候,都深吸一口氣到胸口,問自己的心:「哪個顏色最有感覺?妳覺得這個顏色適合怎麼混色?感覺大概可以塗在哪裡?」,不斷地重複這個動作。

途中其實有很多不完美的瑕疵,畫錯、畫歪、畫得太重,好幾度覺得這幅畫大概要毀了。我和自己說,要相信這一切都是最恰當的安排,不去和那些小失誤纏鬥,也不責怪自己。把這些失誤當成一種冥冥之中被安排好的路標,指引我繞開頭腦,順著這個瑕疵來動態平衡,調整下一筆該畫在哪裡。

畫著畫著,色塊與色塊堆疊成型,那些原本我覺得是失誤的地方,漸漸地形成一種自然地平衡。我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神奇:好像我的體內一直都有一個藍圖、知道她最終想畫出什麼畫面,而我只是順著她的旨意,放鬆地行走在畫布上而已。

在我的調色盤上,有一坨藍色顏料,始終沒有用到。我本來還納悶:為什麼我會擠出這麼突兀的顏色?我根本不知道這個藍要用在哪裡呀?結果,我在畫完頭髮後卡關了,因為整體畫面色系太相近,看起來沒什麼精神。正在苦惱時低頭一看調色盤,突然發現--咦?這個藍色,不是正好可以用來畫一顆跳色的耳環嗎!?

就這麼一步接著一步、一個當下跟隨一個當下,畫作自己完成了她自己。我的手跟隨我的心,自動地回去堆疊背景的綠色,加入淺綠、黃綠、藍綠等顏色。加深背景層次的同時,我感受到心輪震動,並因為這股突如其來的愛和療癒的能量,感動地想落淚。

平平無奇的藍色耳環,在背景的綠色反光襯托下搖身一變,成了一顆蔚藍的地球;原先黯淡無趣的黑色秀髮,在某次意外刷上了黃色、橘紅色的紋路以後,變成了大樹和樹根的模樣,穩穩地存在著;黃色小圓點從髮尾爬上頭頂,爾後和綠色、金色混和,蔓延到整個背景,變成了如同太陽照進樹林一樣溫暖的光暈;而金綠色的光暈最後又回到了臉上,為女子的雙眼妝點了顏色。

直到最後一筆落下,我才看清楚這幅畫,知曉了她的全貌。

啊。我的內心在透過畫筆,和我對話。她在畫布上,映照出我想長成的模樣。

原來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誰,想表達些什麼,只是誤以為自己忘了。

〈我內心的自畫像〉/2025.10.18/壓克力顏料、布紋卡紙/18.8cm*26.2cm
2025-10-18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AI創作曲〈我還是不擅長道別〉:把舊的自己揉碎 讓風珍重的吻過一遍

by admin 2025-10-16

石頭一次又一次從山頂滾落,
薛西弗斯心裡在想什麼?

作詞&製作:依凡/作曲&演唱:Suno AI生成

歌詞

車窗 霓虹 一幕幕閃過
切割 模糊 來時的面容
樹影 搖晃 墜落又騰空
我在 黎明 挽留一場夢

一班車要轉彎 不曾過問我的意願
兩棵樹靠得近 枝枒卻往反向蔓延
曾經我以為 能牽手走到終點
曾經我以為 這次不會說再見

這是第幾次心碎 命運還要折磨我幾遍
隔著帷幕 讓我再看一眼 握緊時間
我還是不擅長道別
我還是不擅長道別

電台 老歌 一句句辯解
偏移 錯頻 無助的音節
月光 映照 淚濕的湖面
你在 深夜 按下
停止鍵

一首歌要結束 不肯帶走我的依戀
兩輪月看不見 風吹皺了誰的思念
曾經我以為 能牽手走到終點
曾經我以為 這次不會說再見

這是第幾次心碎 命運還要折磨我幾遍
隔著帷幕 讓我再看一眼 握緊時間
我還是不擅長道別
我還是不擅長道別

把走過的路 鋪進記憶裡面
把舊的自己揉碎 讓風珍重的吻過一遍
某一天 我們會在新的維度碰面
聽你分享所有體驗

把沒能傾訴的眷戀 拼成大大的圓
將我們包圍 將我們包圍
在那裡 沒有出發 也沒有終點
在那裡 我們重新遇見 我們重新遇見

這班車 就要到終點
我還是 學不會
道別

寫於職涯轉彎處、同時也是有預感將與舊的人際關係道別的時刻。

前陣子在書上看到沈邑穎中醫師的一段話,大意是說,很多人覺得活著就是不斷地失去,像是沙漏的上半部,沙子越流失越少。但其實人生應該是沙漏的下半部,我們雖然兩手空空地來,卻不斷的有新的機遇與經驗,填滿了我們的人生。無論好壞,我們其實是一直在獲得的,很幸福的人。

2025-10-16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學音樂的挫折,讓我開始愛上身體的智慧

by admin 2025-10-14

前陣子我幫自己訂了一個目標,要在今年年底考過琵琶檢定。這幾週我刻意加強練習,但詭異的是,當我的基礎功練得越多,雙手反而越僵硬,彈得更難聽了。

我原本假設,一個禮拜的練習,練到第七天彈出來的音,應該會比第一天還要順暢吧?沒想到第七天反而是最卡的一天。而練習過程中,還有許多超乎我預料的事--例如,今天彈A曲子很順、B曲子很卡,但是到了隔天情況卻完全顛倒,找不出原因;或者明明每天都很好,唯獨某一天無名指突然就罷工了,還找不出原因。

琵琶老師提醒我,彈奏時不要憋氣,彈下去之前要記得先吸一口氣,用呼吸帶動身體,讓身體跟著琴一起走。可以練習去想像每段樂句就像大大小小的海浪,要有意識地讓音色像海浪一樣往前延伸,有自然的律動。

重新調整呼吸後,我才發現自己一直在用意志力追逐目標,卻與真實的自己斷聯了。我就像一個可惡的慣老闆,拼命逼迫身體跟上我嚴酷的命令,卻沒有關心她,「妳今天過得好不好?」「有什麼是我可以幫上忙的嗎?」

身體的不受控制,讓我意識到她本身攜帶的智慧,以及語言邏輯無法描述的精妙之處。其實在人生不同階段,她總是透過肌肉或神經的舒展和疼痛,誠實地反映我的需求,而我卻寧願相信外面的聲音,也不願好好傾聽她的渴望。我對她感到很抱歉,也因此開始好奇,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身體的狀態。

我能為她做些什麼,讓她能開心地生活、創作呢?

我本來是一個超級討厭運動,也覺得吃飯有點浪費時間的人,但現在,我開始學習好好呼吸,好好吃飯,有意識的選擇吃了會感覺舒服的原型食物,慢慢戒掉加工食品和精緻澱粉。

我會在每天起床時深呼吸,伸展一下,感受自己每一天不同的狀態,在一天當中覺察自己的站姿、坐姿,好好了解今天哪邊有壓力、不舒服。也會打開注意力,去覺察自己的環境,周遭的人們有什麼變化。

我也變得有動力去河堤慢跑,去上皮拉提斯課了,因為運動對我來說不再是一種勉強自己的酷刑、不得不做的事,而是可以好好感受每一塊肌肉的運作與平衡,滋養自己的時光。

我開始閱讀身體相關的書籍,了解身體的經絡、肌肉骨骼系統,以及身心學的概念。也跑去上聲音和自我表達課,釋放卡在身體裡的僵固與創傷情緒。

我慢慢練習放下對目標的執著與對未來的焦慮,開始活在當下的過程裡面。

身心學派的創辦人之一,費登奎斯先生,在《動中覺察》一書裡提到:「一個人維持肩膀、頭和腹部的方式;他的聲音和表達方式;穩定度,以及所展現出來的姿態,全都是以她的自我意象為基礎。」

走了人生的歪路,開始沒有功利性的學習樂器,帶給我的收穫是:我意外地擴張了自己的認知維度,並得以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這個過程,就像是在剝去老舊的外殼。每一次覺察,我就離真實的自己近一點。每一次剝去成長過程中,社會加諸在我身上的負重,我就更輕盈一些。

Na’ase ve’nishma(我們將會先做,然後我們將會聽到)

--摩謝・費登奎斯

2025-10-14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AI創作曲〈三字經〉:融四歲,你讓的究竟是什麼梨?

by admin 2025-09-30

小時候學了很多禮義道德,典範規矩,卻沒人教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活出自己。

愛自己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但也不能對自己太mean。

永遠把自己的需求擺在第一位,識破別人想道德綁架你的把戲。

作詞&製作:依凡/作曲&演唱:Suno AI生成

歌詞

偷換善的定義 用道德滿足控制欲
竄改愛的真諦 把無私包裝成美麗
都是鬧劇 鬧劇
付出愛 換來傷痕累累
渴望愛 淪為可悲魁儡

融四歲 你讓的究竟是什麼梨
香九齡 你溫的到底是誰的蓆
贏了肯定 卻輸了野性 喔
是誰在夜裡 輾轉難眠 流血哭泣
這樣的日子 不願再繼續
再繼續

乖女孩別笑 挺胸 免禮
好男孩別怕 拿起 武器

乖女孩 別笑 挺胸 免禮
好男孩 別怕 拿起 武器
三從四德 溫良恭儉讓
不是現在該玩的遊戲

說什麼孔融讓梨 放屁
不想再鞠躬作揖 噁心
今天開始 讓我重新定義三字經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全世界的spotlight都on me
閃耀發光 讓人目眩神迷
閃瞎你眼睛 全身都bling bling

融四歲 你讓的究竟是什麼梨
香九齡 你溫的到底是誰的蓆
贏了肯定 卻輸了野性 喔
是誰在夜裡 輾轉難眠 流血哭泣

這樣的日子 不願再繼續
不願再繼續

乖女孩別笑 挺胸 免禮
好男孩別怕 拿起 武器

乖女孩 別笑 挺胸 免禮
好男孩 別怕 拿起 武器
三從四德 溫良恭儉讓
不是現在該玩的遊戲

說什麼孔融讓梨 放屁
不想再鞠躬作揖 噁心
今天開始 讓我重新定義三字經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全世界的spotlight都on me
閃耀發光 讓人目眩神迷
閃瞎你眼睛 全身都bling bling

你是你 最親愛的你
吃掉整顆梨 睡了那張蓆
優先禮讓你自己 不做誰的從屬品
不做誰的從屬品

這首歌充滿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寫歌詞、第一次用AI製作歌曲、第一次剪輯動態音樂MV(還自己加了非常陽春的動畫特效)。

我一直很想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感性,但是我唱歌五音不全,不會樂理、不懂編曲,從小上音樂課的時候就手腳不協調、老是打錯節拍,根本不是個音樂人才。

本來以為這輩子不可能和音樂沾上邊了,沒想到AI時代的到來,竟然讓我有機會寫自己的歌。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總之,慶祝我完成了不完美的第一首創作!灑花灑花🌺🌺🌺

2025-09-30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 彈琵琶教我的事 -

by admin 2025-09-30
  • 彈琴第一步:坐姿要舒適。勉強扭曲自己,會嘗到苦頭。
  • 注意聽音色,在過程中修正動作。否則只是原地踏步,彈再久也是無效練習。
  • 琵琶會亂滑亂動,永遠不會乖乖坐在你的大腿上。想用蠻力扣住琴,手和背部會非常痠痛。允許琴自在的玩耍,練習在過程中用巧力動態平衡。
  • 每根指頭都是獨立個體。即使五根指頭同時彈奏,也不能「含糊大概就好」。想法不清晰,動作不明確,都會反映在音色上。一根指頭毀掉全隊。
  • 小指無力,就訓練小指變強,不要依賴其他指頭幫忙支撐,否則會代償--小指依舊虛弱,其他指頭也會為了照顧它而被卡死。(我獨自升級?)
  • 不是越用力越好,而是要彈對力道、抓對觸弦的角度。兩者的音色天差地別。
  • 找到施力的槓桿。什麼時候用指關節發力?什麼時候要加入手腕的力道帶動,才能彈出需要的音色?
  • 記得呼吸。摒住氣拼命彈,只會得到一台很快就沒力的暴力推土機。很像燃燒殆盡的社畜。
  • 做出大幅度的手部動作很容易,而維持最小幅度與最節省的力道,很難。
  • 彈琴不是趕火車,急不得。好好等這拍的尾音響完了,再按下一個音。
  • 每個人五根手指的長度都不同,按弦雖然有既定方式,卻沒有一種最標準正確的按法。你不一定是錯的,你只是和別人不同。
  • 琴很誠實。你遲疑,節拍就亂套;你疲累,音色就無力;你煩躁,琴就和你對著幹。你內在沒有某樣東西,你就彈不出那個狀態。
  • 琴很無情。你持續練習,就會有穩定的手感和一點點進步;一旦中斷一陣子,功力直接退回西元前。
  • 琴逼你面對心魔。「我今天要練嗎?明天可以放棄嗎?為什麼要練?要投入多少時間精力?我想練到什麼程度?我能練成嗎?」
  • 比起難聽的音色,更難聽的是內心自我批判的聲音。
  • 和夥伴合奏,比一個人悶頭獨奏還要悅耳。(即使彈琴技術同樣很菜)
  • 彈琴是為了什麼?我也不知道。但我越彈它,它越能帶給我一些答案與驚喜。

2025-09-30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當一個真實、脆弱、持續學習的人

by admin 2025-09-30

練琴三年了,還是經常彈錯。錯誤就像打地鼠,剛敲掉一個,另一邊又蹦出兩個,沒完沒了。

一開始很氣惱,覺得自己很笨,為什麼連最簡單的音階都始終彈不好。但是當出錯次數多到數不清,就麻木了,明白完美是妄想,但還是很無奈。所以我每天都拖延症、逃避練習,直到再不練就要交不出功課了,才有氣無力地拿起琴彈個兩下。

那天,面對第N百次犯錯,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我想要的不是完美。我只是想感受彈奏的快樂而已。

打個比方。我以為如果我想要暢快的騎腳踏車,必須先把前方路上所有阻礙我的石塊,那些錯誤,都搬開才行。但是搬著搬著,我變成了一個三年間都低著頭在搬石塊的人。石塊永遠搬不完,但我卻沒有一刻享受過我真正想要的,那種騎車的快感。

這次我試著無視那些過程中的錯誤,不顧一切地向前彈奏,讓那台腳踏車直直撞上一個又一個的石塊,跌倒翻覆,卻依然在顛簸歪斜中,輕快地前進。我終於感受到了喜悅。

是呀,我想要的其實是這種暢快感。


學生時期,偶爾會有陌生人跑來,和我說他很喜歡我的文字。這成為了我當初寫作的動力。我想要能夠寫出某種「好作品」,幫助他人,獲得肯定。

後來,有一位導師和我說,「永遠不要為了獲得成就感而助人」。當年的我聽不懂,但我聽了她的勸,暫時停筆了。

那我還要寫嗎?我為什要寫字?

我彈琴又是為了什麼?

我工作又是為了什麼?

我助人又是為了什麼?

如果不這樣做,那又該怎麼做?

我始終沒弄明白,幾年時光就這樣,從一個個問號的縫隙間溜過。

前陣子,我發了一篇自己練琵琶的體悟,被琵琶老師轉發到她的粉專。老師跟我說,有一位人生卡關的學生媽媽看到那篇文,感覺被鼓勵到了,托她務必要向我轉達、道謝。我心中冒出模糊的感覺,這次被感謝,和當年的被感謝,好像有哪裡不太一樣?但一時半會兒也說不上來。

我吃喝拉撒睡,彈琴,走路,靜靜地體會。迷霧般的思緒漸漸晴朗了。

啊。因為這次,我不是為了別人眼中的完美和掌聲而寫。我是為了真實的向自己叩問,袒露脆弱,所以文字祂自己跑出去共鳴,把有相同心聲的人帶回來了。


琵琶老師和我說:「妳可以試著把練習的過程發到限動呀!」,我抱起琵琶遮住臉,怯怯地說「還是等我再練好一點再發吧。一直發一樣的內容,都沒有進步,多擾民呀?」

最終,我還是發了這篇文。因為我想要和過去那個為了生存,活在防衛機制與恐懼中的自己告別。

比起完美無缺,我更想當一個真實,脆弱,持續學習的人。

一個彈得很爛,卻很愛自己,很快樂的人。

2025-09-30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關於我

關於我

依凡

寫給自己,就是寫給全世界。

文章分類

  • 創作&愛好 (6)
    • AI創作歌曲 (2)
    • 琵琶 (3)
    • 繪畫 (1)
  • 生活拾感 (3)
  • 閱聽筆記 (1)
  • 靈性世界 (3)
    • 阿卡西記錄教我的事 (3)

最新文章

  • 〈我內心的自畫像〉

    2025-10-18
  • 《四葉妹妹》:活著的過程,本身就彌足珍貴

    2025-10-16
  • AI創作曲〈我還是不擅長道別〉:把舊的自己揉碎 讓風珍重的吻過一遍

    2025-10-16
  • 學音樂的挫折,讓我開始愛上身體的智慧

    2025-10-14
  • AI創作曲〈三字經〉:融四歲,你讓的究竟是什麼梨?

    2025-09-30

Copyright © 2025 依凡的心靈沙發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頂部
依凡的心靈沙發
  • 首頁
  • 生活拾感
  • 閱聽筆記
  • 創作&愛好
    • 繪畫
    • 琵琶
    • AI創作歌曲
  • 靈性世界
    • 阿卡西記錄教我的事
  • 關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