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凡的心靈沙發
回到內在之家
  • 首頁
  • 生活拾感
  • 閱聽筆記
  • 創作&愛好
    • 繪畫
    • 琵琶
    • AI創作歌曲
  • 靈性世界
    • 阿卡西記錄教我的事
  • 關於我
作者

admin

admin

〈我內心的自畫像〉

by admin 2025-10-18

小時候,當我發現畫畫這件事,在大人或社會的眼中似乎是個沒有價值的行為,漸漸地就不再提筆了。我轉而去追求考個好成績、追求優秀的工作表現,學習那些為了被社會肯定而學習的技能。如今,想要重新恢復畫畫的能力,其實會有點害怕。

我怎麼知道我要畫什麼?

如果我畫不好,會不會討厭自己?

會不會畫下去之後,才發現一切都是我的妄想,我根本就沒有才能?

既然大腦無法協助我,索性就放下那些控制與焦慮,深呼吸吧!把一切都交給宇宙、相信身體的流動。我唯一能負責的工作,只有把新買的畫架打開,準備好顏料和畫筆,坐到桌前開始畫,如此而已。

想不到可以畫什麼,於是在冥想靜坐後,和自己的心說:我想畫一張「內心的自畫像」,請協助我完成她。(我不抱期待地想,畫自己多多少少會有點感覺吧?)

我不懂配色與光影的學問,只是根據當下的直覺,把有感覺的顏料通通都擠在調色盤上,選一個當下覺得最適合當背景的綠色,塗滿畫紙。

其實我根本不知道這些顏色要用在哪裡。

每一次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該如何下筆的時候,都深吸一口氣到胸口,問自己的心:「哪個顏色最有感覺?妳覺得這個顏色適合怎麼混色?感覺大概可以塗在哪裡?」,不斷地重複這個動作。

途中其實有很多不完美的瑕疵,畫錯、畫歪、畫得太重,好幾度覺得這幅畫大概要毀了。我和自己說,要相信這一切都是最恰當的安排,不去和那些小失誤纏鬥,也不責怪自己。把這些失誤當成一種冥冥之中被安排好的路標,指引我繞開頭腦,順著這個瑕疵來動態平衡,調整下一筆該畫在哪裡。

畫著畫著,色塊與色塊堆疊成型,那些原本我覺得是失誤的地方,漸漸地形成一種自然地平衡。我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神奇:好像我的體內一直都有一個藍圖、知道她最終想畫出什麼畫面,而我只是順著她的旨意,放鬆地行走在畫布上而已。

在我的調色盤上,有一坨藍色顏料,始終沒有用到。我本來還納悶:為什麼我會擠出這麼突兀的顏色?我根本不知道這個藍要用在哪裡呀?結果,我在畫完頭髮後卡關了,因為整體畫面色系太相近,看起來沒什麼精神。正在苦惱時低頭一看調色盤,突然發現--咦?這個藍色,不是正好可以用來畫一顆跳色的耳環嗎!?

就這麼一步接著一步、一個當下跟隨一個當下,畫作自己完成了她自己。我的手跟隨我的心,自動地回去堆疊背景的綠色,加入淺綠、黃綠、藍綠等顏色。加深背景層次的同時,我感受到心輪震動,並因為這股突如其來的愛和療癒的能量,感動地想落淚。

平平無奇的藍色耳環,在背景的綠色反光襯托下搖身一變,成了一顆蔚藍的地球;原先黯淡無趣的黑色秀髮,在某次意外刷上了黃色、橘紅色的紋路以後,變成了大樹和樹根的模樣,穩穩地存在著;黃色小圓點從髮尾爬上頭頂,爾後和綠色、金色混和,蔓延到整個背景,變成了如同太陽照進樹林一樣溫暖的光暈;而金綠色的光暈最後又回到了臉上,為女子的雙眼妝點了顏色。

直到最後一筆落下,我才看清楚這幅畫,知曉了她的全貌。

啊。我的內心在透過畫筆,和我對話。她在畫布上,映照出我想長成的模樣。

原來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誰,想表達些什麼,只是誤以為自己忘了。

〈我內心的自畫像〉/2025.10.18/壓克力顏料、布紋卡紙/18.8cm*26.2cm
2025-10-18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四葉妹妹》:活著的過程,本身就彌足珍貴

by admin 2025-10-16

《四葉妹妹》真的是一部很神奇的漫畫。比如第十六冊的故事大綱其實非常簡單,就只是一個小妹妹準備要升小一了,於是她的爸爸決定把握入學前的空閒時間,帶她去爬山。整本漫畫有八成的內容,都在描述這個從爬山的念頭出現,到爬完山的過程。

沒有刺激的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場面,沒有壞人擾亂,沒有突然遇到颱風,也沒有煽情的台詞,就只是描寫平淡的日常--一位天馬行空、無厘頭的小妹妹,跟一群性格迥異卻非常尊重她的大人們,一起度過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四葉妹妹在河堤邊騎腳踏車,爸爸小岩井在一旁看著。(圖片來源:手機攝影)

在《四葉妹妹》的故事裡面,劇情似乎沒有什麼目的性。鋪墊故事的過程,就只是為了呈現過程本身,而不是為了要在最後給你一個結論,或是賦予某種意義。靜靜地過日子,感受季節的變換,看見角色們慢慢的成長與變化,就是全部了。

在這個世界裡,沒有人會衝過來告訴四葉妹妹她應該怎麼做。城鎮裡的大人們,給了這個奇怪的孩子非常大的支持空間,讓她能夠自主發揮,不去干擾、阻止,或批評她。只有當四葉妹妹的玩耍接近危險的邊界時,溫柔地用話語和行動,把她引導回安全的場域。

細細品味那些日常對話、行處坐臥,就能感受到四葉的爸爸雖然沒說出口,卻是在用行動珍惜這段最後能長時間相處的時光。光是看見四葉和大人們純粹去做一件事情的過程,還有她說出來的童言童語,就讓人有種內心很飽滿,會心一笑的感受,一點也不會覺得無聊。

我最喜歡看幼稚的安田跟四葉妹妹鬥嘴了,有夠幼稚(笑)。(圖片來源:手機拍攝)

我很難歸類這部作品,有點像療癒系,但它似乎沒有環繞著某種療癒的主題(例如厭世上班族或內心創傷)而;要說它是搞笑作品也行,但又覺得它不是純粹為了搞笑而搞笑。因為沒有目的,所以自然而然地感到放鬆與舒心。

可能我也被漫畫裡的空間氛圍影響,而失去了硬要為作品分類,或是為現在在寫的這篇文章做出結論的強迫行為。只想靜靜地跟著書中的大人們,守護四葉妹妹的成長,感受那種流動在呼吸之間、細膩的幸福感。

無論是簡單的故事,還是細膩真實的畫風,都值得細細品味。(圖片來源:手機拍攝)

2025-10-16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AI創作曲〈我還是不擅長道別〉:把舊的自己揉碎 讓風珍重的吻過一遍

by admin 2025-10-16

石頭一次又一次從山頂滾落,
薛西弗斯心裡在想什麼?

作詞&製作:依凡/作曲&演唱:Suno AI生成

歌詞

車窗 霓虹 一幕幕閃過
切割 模糊 來時的面容
樹影 搖晃 墜落又騰空
我在 黎明 挽留一場夢

一班車要轉彎 不曾過問我的意願
兩棵樹靠得近 枝枒卻往反向蔓延
曾經我以為 能牽手走到終點
曾經我以為 這次不會說再見

這是第幾次心碎 命運還要折磨我幾遍
隔著帷幕 讓我再看一眼 握緊時間
我還是不擅長道別
我還是不擅長道別

電台 老歌 一句句辯解
偏移 錯頻 無助的音節
月光 映照 淚濕的湖面
你在 深夜 按下
停止鍵

一首歌要結束 不肯帶走我的依戀
兩輪月看不見 風吹皺了誰的思念
曾經我以為 能牽手走到終點
曾經我以為 這次不會說再見

這是第幾次心碎 命運還要折磨我幾遍
隔著帷幕 讓我再看一眼 握緊時間
我還是不擅長道別
我還是不擅長道別

把走過的路 鋪進記憶裡面
把舊的自己揉碎 讓風珍重的吻過一遍
某一天 我們會在新的維度碰面
聽你分享所有體驗

把沒能傾訴的眷戀 拼成大大的圓
將我們包圍 將我們包圍
在那裡 沒有出發 也沒有終點
在那裡 我們重新遇見 我們重新遇見

這班車 就要到終點
我還是 學不會
道別

寫於職涯轉彎處、同時也是有預感將與舊的人際關係道別的時刻。

前陣子在書上看到沈邑穎中醫師的一段話,大意是說,很多人覺得活著就是不斷地失去,像是沙漏的上半部,沙子越流失越少。但其實人生應該是沙漏的下半部,我們雖然兩手空空地來,卻不斷的有新的機遇與經驗,填滿了我們的人生。無論好壞,我們其實是一直在獲得的,很幸福的人。

2025-10-16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學音樂的挫折,讓我開始愛上身體的智慧

by admin 2025-10-14

前陣子我幫自己訂了一個目標,要在今年年底考過琵琶檢定。這幾週我刻意加強練習,但詭異的是,當我的基礎功練得越多,雙手反而越僵硬,彈得更難聽了。

我原本假設,一個禮拜的練習,練到第七天彈出來的音,應該會比第一天還要順暢吧?沒想到第七天反而是最卡的一天。而練習過程中,還有許多超乎我預料的事--例如,今天彈A曲子很順、B曲子很卡,但是到了隔天情況卻完全顛倒,找不出原因;或者明明每天都很好,唯獨某一天無名指突然就罷工了,還找不出原因。

琵琶老師提醒我,彈奏時不要憋氣,彈下去之前要記得先吸一口氣,用呼吸帶動身體,讓身體跟著琴一起走。可以練習去想像每段樂句就像大大小小的海浪,要有意識地讓音色像海浪一樣往前延伸,有自然的律動。

重新調整呼吸後,我才發現自己一直在用意志力追逐目標,卻與真實的自己斷聯了。我就像一個可惡的慣老闆,拼命逼迫身體跟上我嚴酷的命令,卻沒有關心她,「妳今天過得好不好?」「有什麼是我可以幫上忙的嗎?」

身體的不受控制,讓我意識到她本身攜帶的智慧,以及語言邏輯無法描述的精妙之處。其實在人生不同階段,她總是透過肌肉或神經的舒展和疼痛,誠實地反映我的需求,而我卻寧願相信外面的聲音,也不願好好傾聽她的渴望。我對她感到很抱歉,也因此開始好奇,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身體的狀態。

我能為她做些什麼,讓她能開心地生活、創作呢?

我本來是一個超級討厭運動,也覺得吃飯有點浪費時間的人,但現在,我開始學習好好呼吸,好好吃飯,有意識的選擇吃了會感覺舒服的原型食物,慢慢戒掉加工食品和精緻澱粉。

我會在每天起床時深呼吸,伸展一下,感受自己每一天不同的狀態,在一天當中覺察自己的站姿、坐姿,好好了解今天哪邊有壓力、不舒服。也會打開注意力,去覺察自己的環境,周遭的人們有什麼變化。

我也變得有動力去河堤慢跑,去上皮拉提斯課了,因為運動對我來說不再是一種勉強自己的酷刑、不得不做的事,而是可以好好感受每一塊肌肉的運作與平衡,滋養自己的時光。

我開始閱讀身體相關的書籍,了解身體的經絡、肌肉骨骼系統,以及身心學的概念。也跑去上聲音和自我表達課,釋放卡在身體裡的僵固與創傷情緒。

我慢慢練習放下對目標的執著與對未來的焦慮,開始活在當下的過程裡面。

身心學派的創辦人之一,費登奎斯先生,在《動中覺察》一書裡提到:「一個人維持肩膀、頭和腹部的方式;他的聲音和表達方式;穩定度,以及所展現出來的姿態,全都是以她的自我意象為基礎。」

走了人生的歪路,開始沒有功利性的學習樂器,帶給我的收穫是:我意外地擴張了自己的認知維度,並得以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這個過程,就像是在剝去老舊的外殼。每一次覺察,我就離真實的自己近一點。每一次剝去成長過程中,社會加諸在我身上的負重,我就更輕盈一些。

Na’ase ve’nishma(我們將會先做,然後我們將會聽到)

--摩謝・費登奎斯

2025-10-14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AI創作曲〈三字經〉:融四歲,你讓的究竟是什麼梨?

by admin 2025-09-30

小時候學了很多禮義道德,典範規矩,卻沒人教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活出自己。

愛自己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但也不能對自己太mean。

永遠把自己的需求擺在第一位,識破別人想道德綁架你的把戲。

作詞&製作:依凡/作曲&演唱:Suno AI生成

歌詞

偷換善的定義 用道德滿足控制欲
竄改愛的真諦 把無私包裝成美麗
都是鬧劇 鬧劇
付出愛 換來傷痕累累
渴望愛 淪為可悲魁儡

融四歲 你讓的究竟是什麼梨
香九齡 你溫的到底是誰的蓆
贏了肯定 卻輸了野性 喔
是誰在夜裡 輾轉難眠 流血哭泣
這樣的日子 不願再繼續
再繼續

乖女孩別笑 挺胸 免禮
好男孩別怕 拿起 武器

乖女孩 別笑 挺胸 免禮
好男孩 別怕 拿起 武器
三從四德 溫良恭儉讓
不是現在該玩的遊戲

說什麼孔融讓梨 放屁
不想再鞠躬作揖 噁心
今天開始 讓我重新定義三字經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全世界的spotlight都on me
閃耀發光 讓人目眩神迷
閃瞎你眼睛 全身都bling bling

融四歲 你讓的究竟是什麼梨
香九齡 你溫的到底是誰的蓆
贏了肯定 卻輸了野性 喔
是誰在夜裡 輾轉難眠 流血哭泣

這樣的日子 不願再繼續
不願再繼續

乖女孩別笑 挺胸 免禮
好男孩別怕 拿起 武器

乖女孩 別笑 挺胸 免禮
好男孩 別怕 拿起 武器
三從四德 溫良恭儉讓
不是現在該玩的遊戲

說什麼孔融讓梨 放屁
不想再鞠躬作揖 噁心
今天開始 讓我重新定義三字經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愛自己
全世界的spotlight都on me
閃耀發光 讓人目眩神迷
閃瞎你眼睛 全身都bling bling

你是你 最親愛的你
吃掉整顆梨 睡了那張蓆
優先禮讓你自己 不做誰的從屬品
不做誰的從屬品

這首歌充滿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寫歌詞、第一次用AI製作歌曲、第一次剪輯動態音樂MV(還自己加了非常陽春的動畫特效)。

我一直很想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感性,但是我唱歌五音不全,不會樂理、不懂編曲,從小上音樂課的時候就手腳不協調、老是打錯節拍,根本不是個音樂人才。

本來以為這輩子不可能和音樂沾上邊了,沒想到AI時代的到來,竟然讓我有機會寫自己的歌。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總之,慶祝我完成了不完美的第一首創作!灑花灑花🌺🌺🌺

2025-09-30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阿卡西記錄:什麼是美?

by admin 2025-09-30

Q:請問什麼是美?

 看見一條河流流過,它治愈了你的心靈。它的聲音,律動,水珠的跳躍,一切都那麼悅耳動聽,那麼美好。當我們觀察萬事萬物的時候,總能從其中發現它獨特的振動頻率和規律,這個獨特的振動頻率核心,就是萬事萬物的本質,它們界定了一棵樹之所以是樹,一條溪流之所以是溪流。

 每次當我們觸及這個事物的核心,感受到那個核心有什麼在呼喚,在照耀;在那股真實的力量之前,我們願意停下腳步欣賞,感受並感謝它帶給我們這麼美好的體驗與感官享受。這個核心深深不息,位於所有生命體的內部,是我們獨特的靈魂編碼,也是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所能創造出的最佳表現模式。活出多樣性、活出獨特的風采,就是美的展現、顯化和表達。

 當我們能夠觸及一個事物最深的、最真實的核心時,我們便與之產生共振,將這份美進一步的擴大傳遞出去。能共振的事物越多,就會形成一場美的交響樂,敲擊人們的心靈,在人們的心中上演一場又一場的協奏曲。那時,萬事萬物的內在核心攜帶著不同的振動頻率,都會同時響起,並且在各自的高低頻率帶中,產生一種共振的和諧,那就是大美。

 美,是你去找到屬於你的那個最獨特、無人能取代的核心編碼,那一道光束,那個振動頻率,並且以那個頻率為核心去敲擊更多人,喚醒他們美好的內在,去發現他們自己原來是誰?來這裡體驗想要做什麼?他們本身攜帶並散發著什麼與眾不同的頻率?喚醒這些頻率,就是在喚醒美的體驗感受與覺知。

 我們人和萬事萬物,都是透過美來連結的。因為能夠欣賞不同的美,所以能夠求同存異,在不同的美之中,看見美不是只有一種標準,一種形式,而是千萬萬種的顯化,有不同的色澤,質地與光感。

 成為美的載體,意思就是「活出自己」;活出自己,你就很美麗了。那就是你能夠創造的,最大的美和愛。

2025-09-30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每一次入戲,都是為了體驗「 」。

by admin 2025-09-30

西本原頁身穿袈裟,踏進禪寺的正殿,看見自己的師兄跪坐在佛像面前專心誦經。他並沒有靠近,而是獨自轉身走向偏殿,推開深色的木門,進入一間四疊半的小誦經室。

昏暗狹小的房間裡,僅有單側木柵窗戶照進來些微光線,凸顯出西本另一側身軀的陰影。他對著眼前漆黑莊嚴的金剛像跪坐,雙手合十一禮之後,開始念經。

西本的生活說好聽是平靜,但也可說是一灘死水,毫無波瀾。只要每天按照寺院的規矩,與僧侶們維持相同的作息,只需要偶爾出外化緣即可維生,他也沒有與他人交談的渴望。

佛法、佛法、佛法。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

好無聊啊。

西本的世界就像庭院裡的枯山水,沒有色彩、沒有感受,只有孤獨以及無窮無盡地虛無。

於是有一天,他拿起剃刀架在脖子上。


這一世,西本不叫做西本,而叫做佩拉,是一位在歐洲貴族宅邸工作的女僕。

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隨時會有天然災害,或是軍隊衝進家裡搜索;而貴族的宅邸裡面更是暗流湧動。

佩拉每天被呼來喚去,忙進忙出處理各種雜事,不只要在男女主人兩大家族的派系鬥爭之下生存,通風報信、討人歡心,同時還要提防被其他女僕設局暗算。即使她能完成許多事情,還是莫名其妙被打罵,每天提心吊膽,深怕一不小心犯錯被懲罰。

佩拉喜歡她的紅色長頭,但是在那個時代,紅髮向來是被唾棄的特徵。她曾經以為是朋友的人們,也只是表面上做做樣子,私底下卻聚在一起嫌棄她。

佩拉討厭這個爛透了的世界,但是她更恨這個爛透了的自己。

為什麼我要活在這個世界上?

我這種人根本不配存在。

沒有人愛我。

左手腕上那一抹紅,是她此生懲罰自己的最後一道傷痕。


這一世,西本原頁不叫西本原頁,佩拉不叫佩拉。他們都只是被冠上名稱的靈魂碎片。前者的命名來自西本願寺的拆字,後者的命名來自一個女孩玩過的手遊裡面的一個配角。你甚至無法驗證他們是否真實存在過。

而那個女孩最近又做夢了。她反覆夢見自己重回早已辭職的職場,花了大把時間拼命做著一些被要求要做到完美、但一點也不重要的雜事。

她知道問題的解答就藏在自己之內,因此靜下心來問自己的潛意識資料庫:為什麼?最近這些夢境要提醒我什麼?

她內心浮現出某種知曉。

「因為妳對愛的認知錯了。」

「妳誤以為愛,是去滿足別人的需求和期待,但不是的。」

「愛不是一種交易,不是先付出才會有收穫。
愛是你把水先倒進自己這座水缸裡面,當妳自己滿滿地都是愛的時候,
愛自然會滿溢出來,有多餘的能量可以流向妳想幫助的人們。」

女孩想起幼年的情景,那是一段又一段的孤單記憶,是自身的存在不被認可,只有靠著滿足大人的期待才能生存下來、獲取關愛的畫面。

內在智慧鼓勵她繼續探索,於是她持續深入潛意識深處。

眼前出現了一座舞台劇院,而她置身於觀眾席。隨著紅色的簾幕緩緩升起,她看見一座禪寺立在舞台正中央。

鏡頭景深再往前拉近到禪寺,她看見他/她腳下是枯山水造景的庭園,身披袈裟,準備踏進正殿。

舞台劇正式開演。

領銜主演:西本原頁、佩拉。


看完了一幕又一幕的劇情,女孩的意識再度回到了觀眾席。

我從這些故事中看見了什麼?她反問自己。

「我看見西本渴望跳脫孤獨與虛無主義,與人連結,感受到活著的感受、真正為人所用的成就感,於是佩拉代替他完成了這個願望。」

「佩拉雖然體驗到了西本不曾看見的世界,但也因為感受了過多強烈的負面感受與人際糾葛,不知不覺陷入憂鬱,掉進負面的視角裡,看不到愛的存在。」

雖然戲劇以悲劇收場,但是女孩卻從故事裡面感受到滿滿的愛。

她相信西本和佩拉都盡力地填完了人生的問答題,即使他們選擇的答題方式並非最優解,但他們也努力地做到最好,並將這個經驗接棒傳承下去了。

從未來的視角來看,這一路的探尋與掙扎都沒有白費。

不過,女孩心想,他們值得一個更好的結局。


西本踏進正殿時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使他停下腳步,朝著從未搭過話的師兄走去,跪坐在旁邊和他一起誦經。

從此,西本開始會和師兄聊天。起初只是一兩句生硬簡單的問候,但卻意外感到舒坦。他們越聊越投緣,成為了能夠彼此交流佛法和哲理的好道友。

有了與他人和真理的連結,西本活在人世間,再也不孤單了。


在佩拉罹患憂鬱症之前,她所服侍的貴族宅邸意外因政局變動而破產了,於是她不得不收拾行囊返回老家。佩拉回家後開始幫家人一起務農,每天與大自然還有乳牛、雞鴨為伍。

每次放牛的時候,佩拉會拿著一本書坐在大樹底下,感受藍天、微風和青草地將她環繞。這裡沒有對錯,也沒有誰的存在是一種罪。

她在大自然母親的懷抱裡,像孩子一般安心的睡去。


在舞台劇的謝幕,演員西本原頁與佩拉再度上台,對著遙遠觀眾席上的女孩說:

「謝謝妳,我們都希望妳活得快樂!」


而在某個全新的時空座標上,一齣新的舞台劇正在上演。

(p.s. 不鼓勵美化任何自傷行為。有困擾請求助專業醫生和專業老師,或是去運動鍛鍊身體。)

2025-09-30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 彈琵琶教我的事 -

by admin 2025-09-30
  • 彈琴第一步:坐姿要舒適。勉強扭曲自己,會嘗到苦頭。
  • 注意聽音色,在過程中修正動作。否則只是原地踏步,彈再久也是無效練習。
  • 琵琶會亂滑亂動,永遠不會乖乖坐在你的大腿上。想用蠻力扣住琴,手和背部會非常痠痛。允許琴自在的玩耍,練習在過程中用巧力動態平衡。
  • 每根指頭都是獨立個體。即使五根指頭同時彈奏,也不能「含糊大概就好」。想法不清晰,動作不明確,都會反映在音色上。一根指頭毀掉全隊。
  • 小指無力,就訓練小指變強,不要依賴其他指頭幫忙支撐,否則會代償--小指依舊虛弱,其他指頭也會為了照顧它而被卡死。(我獨自升級?)
  • 不是越用力越好,而是要彈對力道、抓對觸弦的角度。兩者的音色天差地別。
  • 找到施力的槓桿。什麼時候用指關節發力?什麼時候要加入手腕的力道帶動,才能彈出需要的音色?
  • 記得呼吸。摒住氣拼命彈,只會得到一台很快就沒力的暴力推土機。很像燃燒殆盡的社畜。
  • 做出大幅度的手部動作很容易,而維持最小幅度與最節省的力道,很難。
  • 彈琴不是趕火車,急不得。好好等這拍的尾音響完了,再按下一個音。
  • 每個人五根手指的長度都不同,按弦雖然有既定方式,卻沒有一種最標準正確的按法。你不一定是錯的,你只是和別人不同。
  • 琴很誠實。你遲疑,節拍就亂套;你疲累,音色就無力;你煩躁,琴就和你對著幹。你內在沒有某樣東西,你就彈不出那個狀態。
  • 琴很無情。你持續練習,就會有穩定的手感和一點點進步;一旦中斷一陣子,功力直接退回西元前。
  • 琴逼你面對心魔。「我今天要練嗎?明天可以放棄嗎?為什麼要練?要投入多少時間精力?我想練到什麼程度?我能練成嗎?」
  • 比起難聽的音色,更難聽的是內心自我批判的聲音。
  • 和夥伴合奏,比一個人悶頭獨奏還要悅耳。(即使彈琴技術同樣很菜)
  • 彈琴是為了什麼?我也不知道。但我越彈它,它越能帶給我一些答案與驚喜。

2025-09-30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當一個真實、脆弱、持續學習的人

by admin 2025-09-30

練琴三年了,還是經常彈錯。錯誤就像打地鼠,剛敲掉一個,另一邊又蹦出兩個,沒完沒了。

一開始很氣惱,覺得自己很笨,為什麼連最簡單的音階都始終彈不好。但是當出錯次數多到數不清,就麻木了,明白完美是妄想,但還是很無奈。所以我每天都拖延症、逃避練習,直到再不練就要交不出功課了,才有氣無力地拿起琴彈個兩下。

那天,面對第N百次犯錯,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我想要的不是完美。我只是想感受彈奏的快樂而已。

打個比方。我以為如果我想要暢快的騎腳踏車,必須先把前方路上所有阻礙我的石塊,那些錯誤,都搬開才行。但是搬著搬著,我變成了一個三年間都低著頭在搬石塊的人。石塊永遠搬不完,但我卻沒有一刻享受過我真正想要的,那種騎車的快感。

這次我試著無視那些過程中的錯誤,不顧一切地向前彈奏,讓那台腳踏車直直撞上一個又一個的石塊,跌倒翻覆,卻依然在顛簸歪斜中,輕快地前進。我終於感受到了喜悅。

是呀,我想要的其實是這種暢快感。


學生時期,偶爾會有陌生人跑來,和我說他很喜歡我的文字。這成為了我當初寫作的動力。我想要能夠寫出某種「好作品」,幫助他人,獲得肯定。

後來,有一位導師和我說,「永遠不要為了獲得成就感而助人」。當年的我聽不懂,但我聽了她的勸,暫時停筆了。

那我還要寫嗎?我為什要寫字?

我彈琴又是為了什麼?

我工作又是為了什麼?

我助人又是為了什麼?

如果不這樣做,那又該怎麼做?

我始終沒弄明白,幾年時光就這樣,從一個個問號的縫隙間溜過。

前陣子,我發了一篇自己練琵琶的體悟,被琵琶老師轉發到她的粉專。老師跟我說,有一位人生卡關的學生媽媽看到那篇文,感覺被鼓勵到了,托她務必要向我轉達、道謝。我心中冒出模糊的感覺,這次被感謝,和當年的被感謝,好像有哪裡不太一樣?但一時半會兒也說不上來。

我吃喝拉撒睡,彈琴,走路,靜靜地體會。迷霧般的思緒漸漸晴朗了。

啊。因為這次,我不是為了別人眼中的完美和掌聲而寫。我是為了真實的向自己叩問,袒露脆弱,所以文字祂自己跑出去共鳴,把有相同心聲的人帶回來了。


琵琶老師和我說:「妳可以試著把練習的過程發到限動呀!」,我抱起琵琶遮住臉,怯怯地說「還是等我再練好一點再發吧。一直發一樣的內容,都沒有進步,多擾民呀?」

最終,我還是發了這篇文。因為我想要和過去那個為了生存,活在防衛機制與恐懼中的自己告別。

比起完美無缺,我更想當一個真實,脆弱,持續學習的人。

一個彈得很爛,卻很愛自己,很快樂的人。

2025-09-30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阿卡西記錄:什麼是愛自己?什麼是快樂?

by admin 2025-09-30

Q:請問什麼是愛自己?

 一朵花的出生。無論出生地何在,經歷過什麼,他始終沒有忘記過他是一朵花的事實。愛自己不是空泛的詞彙,而是你始終記得我是誰,我適合被如何對待,然後給予你自己你最需要的,適當的養分,去灌溉這朵花,讓他活得好,健康、開心、快樂的成長。

 我們不需要擁有很多金銀財寶和樓房,才叫做對自己負責又愛自己。愛自己是一個觀念,當你今天好好呵護自己每一個需求,明白自己做的每個選擇,是為什麼而做,如何服務於你自己的時候,你就走在愛自己的道路上了。

 有時候,我們會把對他人的愛,誤以為是在愛自己,因為那同樣是一種愛的感受跟體驗。只不過那個愛拐了個彎,你渴望從別人的身上獲取愛,所以你忘了其實可以先把愛給到自己。就是這麼直接跟簡單的路徑,不需要繞圈跟拐彎。

 很多事情都是非常簡單的。你之所以會繞圈拐彎,然後等待那個愛過來,其實是因為你不夠信任自己。你不太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判斷你自己現在需要什麼,或是給到你自己需要的愛,所以你會依附於他人給予你的愛。

 你總覺得,愛必須要先出去才能回來,而不是自給自足。這樣的行為也就造成了你經常會感到很疲累。因為你已經沒有愛了,但你仍執意要給出這些愛。而這些愛並不是每次當你給出的時候,對方都會對你有回報的。

 有的人認為愛就是不斷的吸收而不給予。所以當你遇到這種人的時候,你就會感覺自己更加疲累跟耗損。因為你總覺得愛是互相給予,先給對方,然後對方給自己。可是你有沒有發現,這個世界上每個人對愛的定義都不太一樣?他們的濾鏡都很不同,有的習慣給,有的習慣拿;有的覺得愛是一種循環,有的覺得愛是封閉的。

 於是你的一直給,也就造成了別人的貪婪和理所當然。他們不懂得珍惜你給出去的愛。特別是你給出去的愛又相當的純粹,不求回報。而在某些人的濾鏡裡,他們就會認為你的愛,就像路邊在發的免費面紙一樣,可以任意、無節制的拿取。

 所以你要好好保護你自己。你的愛不要每個人都給,也不要給得太多。你要先把愛給到你自己,讓你自己過得很開心。就算你不給別人愛,別人自然而然也會受到你的吸引,忍不住想要把愛給你。

 這就是偶像。這就是偶像的本質,因為他是愛的發電機。他不斷的產生很多的愛,而這些愛通通集中於中心光柱,沒有溢散出去,就會形成一種很強烈的光芒,越來越亮,吸引很多人向你靠近。

 你的愛沒有那麼廉價。請多把愛給到你自己身上,讓你自己開心起來。然後,或許你也不需要給。你就站在那邊讓別人欣賞,這樣就夠了。我們現在要請你換一個模式,來處理愛、面對愛。

 我們希望你成為一個自私的人,一個足夠讓你自己發光的人,一個先讓自己享樂,再把蛋糕給別人的人。唯有你快樂了,你點亮了你自己,這個世界才會快樂起來。如果你整天不快樂,陷入低頻能量,這個愛的循環就跑不起來。

 過去你學會的循環已經可以放一邊了。你現在要學習一種新的愛的發電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為愛的發電機。讓自己很飽滿,把能量儲蓄自己身上,讓你自己成為愛神本人。你不需要透過給予來證明你有很多的愛,很多的能力,證明你對他人的關心。

 愛的形式有很多種。用心聽,去感受。不要只限制在單一的愛的路徑。你會發現,周遭每個人對愛的使用,都有他們自己的門道,他們都是愛。並沒有說自私就不好,也沒有說奉獻犧牲就是好的,這個觀念可以改掉了。

 每一種愛,都是愛的形式。他們作用在不同人的身上,帶他們去體驗了他們想要體驗的方式,這些都非常美好。不需要去批判那些和你的愛的形式不同的人。你只要專心把愛給到自己身上,讓自己發達、發光,這樣就好了。是不是很簡單呢?所謂的快樂就是這麼的簡單。

 你不再強求別人要給你回報,也不再把自己的心懸在別人的一喜一怒上面。你就是活在你的小世界裡,做你自己,把你自己當成唯一也最重要、最需要關注的那個巨星,好好的服侍他。他會在你的照料之下,越來越閃耀動人,而不是日漸枯萎。

 愛有千萬種答案,不是你用單一的視角,就能夠品頭論足的。他們都有愛的價值跟存在的必要,你也是。你的愛像一片汪洋,非常的廣大,讓人們靠近你的時候感覺很舒服,忍不住想掬一抔水走。不過你要明白,有句話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你的愛很廣大,但同時也很珍貴。就算你仗著自己是海洋,一昧的往外潑灑你的愛,海洋也總有乾涸的一天,海裡生物會無法生存,地球的氣溫也會無法調節,整個生態會陷入失序。所以海洋的首要任務,就是好好的成為海洋他自己。就是這麼簡單。


Q:請問什麼是快樂?

 快樂就是當你開心的笑著,做你喜歡做的事情。快樂就是當你很在乎自己是誰、自己想要做什麼。

 快樂就是你與你的存在之間是沒有割裂的,沒有一個要往東,一個要往西。

 快樂就是做回你自己,不再跟別人比較、爭輸贏,也沒有想要改造別人的慾望。

 快樂就是一件很純粹的事情,認真投入的去做。

 快樂是當你把自己擺在第一位,全世界都來送禮物給你的時候。

2025-09-30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hreadsBlueskyEmail

關於我

關於我

依凡

寫給自己,就是寫給全世界。

文章分類

  • 創作&愛好 (6)
    • AI創作歌曲 (2)
    • 琵琶 (3)
    • 繪畫 (1)
  • 生活拾感 (3)
  • 閱聽筆記 (1)
  • 靈性世界 (3)
    • 阿卡西記錄教我的事 (3)

最新文章

  • 〈我內心的自畫像〉

    2025-10-18
  • 《四葉妹妹》:活著的過程,本身就彌足珍貴

    2025-10-16
  • AI創作曲〈我還是不擅長道別〉:把舊的自己揉碎 讓風珍重的吻過一遍

    2025-10-16
  • 學音樂的挫折,讓我開始愛上身體的智慧

    2025-10-14
  • AI創作曲〈三字經〉:融四歲,你讓的究竟是什麼梨?

    2025-09-30

Copyright © 2025 依凡的心靈沙發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頂部
依凡的心靈沙發
  • 首頁
  • 生活拾感
  • 閱聽筆記
  • 創作&愛好
    • 繪畫
    • 琵琶
    • AI創作歌曲
  • 靈性世界
    • 阿卡西記錄教我的事
  • 關於我